建筑讓生活更豐富
Building let the life and more abundant
江西省中寧建筑工程有限公司
行政人事[2013]020號
入自然共呼吸 與團隊享成長
宜春·明月山游后感
三月的春風清拂心田,讓人感覺渾身輕松自如,特別是在公司組織的兩天宜春明月山踏春游的日子里,借助團隊向上攀爬的積極勇氣,鼓勵自己、戰勝自己運動弱項的肚皮身驅,呼吸著高山霧海里的清新空氣,享受著自己身形上、與團隊精神氛圍下的成長。
3月30日早晨,如旅程安排要求,大家都準時的在公司總部一樓集合,一雙雙激動而又夢想的眼神,正是這樣一個又一個志同道合的中寧家人,才筑就了我們共同的中寧夢。
7:57,我們的旅行正式啟航了。一路之上,大家歡歌笑語,情誼融融。娛樂之中,更是形式百出,其中《斗牛》的呼喊聲更是讓人激情四溢。車內車外,風彩各現,胡董在此情此景的觸動下,興然謂詩一首:
陽春三月中寧行,蕩漾心情車中寧。
嘻嘻哈哈斗斗牛,整裝待發明月山。
中午11:10分,我們到達了宜春市高速出口,在那里,我們與等候多時的宜春分公司的同事,握手相擁。在宜春分公司同事們精心的安排下,讓我們在疲憊的午餐時分,品嘗到了宜春特有的美味佳肴。此時,倍感公司壯大,分公司帶來的便利,感謝有你,我們可愛的宜春分公司。午餐之后,休息片刻,我們邁向了宜春的第一站:酌江溶洞。這一行程,是為了第二天的明月山之行打下一個小小的伏筆。溶洞戲水、小泉惜步,親近自然的微妙接觸,是身外的景致驅散了一切的疲憊,讓人感受到來自自然的愜意。人與自然的親密,只有行動才能感受得到;總部與分公司的牽手友情,只有行動才能體會得到。這一切,仿佛一直都在告訴我們一個道理,也是公司內部最近流行的一本書的書名,《做,才是得到》。
溶洞游玩之后,我們回到了入住的酒店。在夜里憨厚的睡夢中,看見了巨人的肩膀和高高飄揚的中寧旗幟,而我,另在山峰與山峰之間,進步前行。
31日八點整,我們向著明月山的方向進發了。
一路之上,我們感受著標語上的動人詩句:生態游覽、休閑度假、科普教育、宗教旅游。車上,到不如昨日的喧鬧,安靜了許多。或許大家都在想象這座仰慕已久,卻未親身接觸的明月山。
古人曾在詩中寫道:明月處處有,宜春月最明。明月山,是濃厚月亮文化的發源地。又因“有石夜光如月”而得名,加之傳說中明月山是嫦娥奔月的地方,故為嫦娥的故鄉,因此名聲遠揚。所以,明月山,即因物得名,也因人得名。心中不僅感慨,與中寧企業一樣,公司發展壯大的今天,不僅僅是辦公環境硬件設施的變化,軟件上人才的培育也是壯大的根本。既離不開總公司的方針策略,更離不開分公司同仁的鼎力相助,這樣,公司名聲就會遠播,中寧的品牌便會屹立崛起。
到達明月山,大家都迫不及待的下車。一下車,高高的明月山聳立在眼前,像是站在巨人的腳底下,感覺自己非常非常的渺小,比夢中想象的還要雄偉、高大。“莫急、莫急,大家先合個影”只聽見行政部付迎的呼聲,還好,此時正是大家對明月山驚訝的時候,沒有大家說話的聲音。不然,平時小聲小氣的付迎,是沒有辦法讓大家都能聽得見她的聲音的。
在明月廣場合完影后,大家一同欣賞著云姑沐月的唯美雕像。入景區的大門前擺放著各式叫賣的工藝品,無論大人與小孩都在停步觀賞,素不知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在等待著我們。入大門整隊買票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情,由于今日天氣好,踏春的人比較多。整個團隊一同穿過詠月碑林時,大家都在嘆為觀止,因為,在無數的碑文上記載著先人與后人對于明月山的敬仰。在朱熹涼亭前,大家商議,如何踏上明月山。因來的人群中有中寧幼小的子民,考慮再三,分兵兩路。幼童坐纜車上去,徐聰為小分隊隊長;其他成年人等,徒步上山,蔡文斌為先鋒官,胡董為隊長。在目視小分隊踏上纜車的小途時,我們也開始了今天的艱巨任務,完成踏上明月山的中寧夢想。
在行進的路上,我們共同看到了六龜拜月的祈福景象,在烏龜賽跑精神的世界里,似乎預寓著我們勝利的凱旋。風景秀美的明月山,在我們一步一步的接觸下,更佳體現出了她宏偉的身軀。這不是晃月橋嗎?只聽見有人驚呼。在平坦的兩山間,居然有這么一座跨度如此大的索鏈橋,真可謂是,友情相約一線牽,好似牛郎與織女的紅線。
在邊走邊看的情懷里,有一種吃力的感覺,回頭一看,才豁然發現,此時的自己已在陡峭的山腰間。路途雖險,但人群卻絡繹不絕,其中有也許多高齡的老者。在隊伍行進的過程中,公司胡文鋒經理見兩位老者走路有些吃力,便將自己與同事的小竹桿送與她們,可見,中寧人以小見大的助人精神已撒滿了祖國的綠水青山,作為中寧的子民,我以他為榮。穿過山腰間,只聽見,高處的瀑布流水的聲音,抬頭遠望,“云谷飛瀑”四個字赫然顯現在寬厚的石壁上。在瀑布泉下,我找了個石階坐了下來,休息一下沉重的小腿,此時一陣微風吹過,在不遠處流下來的瀑布泉水,正好飄打在我單薄的襯衣上,讓人涼颼颼的,我暗自笑道:原來,山,也是如此的動情。
往上走的小徑越來越陡峭,在下山的人口中得知,索道中站就在前方不遠的地方,心中暗喜:實在走不動,就坐纜車上去。15分鐘,我們順利的達到了索道中站,大家爭相拍照留念。現在想想,唯獨,一心只想著休息的我,沒有在此處拍一張照片做紀念。現在看著他們婀娜、多姿的pose,讓人羨慕。旁邊的袁工在我前方喊著:“戴工,前面是一片平地,你手上的小竹桿可以扔掉了。”其實,我早就想扔了,借袁工的話,我順勢放棄了與小竹桿握手的機會。休息的時候,我也在想,這么累,胡董肯定會說我們坐纜車上去的。然而,事非這般。胡董休息了一會兒喊著:“前面不遠的地方,就是山頂了,我們繼續徒步前進,如果累了,我們每算200步就休息一下,先小目標,再大目標。”
這種鼓舞勢氣的聲音,在后來爬山的路上一直陪伴著我,激勵著我們。這,就是領袖的力量。在生命體征達到極限的時候,往往放棄是一種自然流露的選擇。如果這個時候沒有一個向上、積極的聲音,那么,隊員的情緒會更加消極,團隊的力量將得不到凝聚。感謝有你,我們的領袖—胡董,讓我們的身、心找到了歸屬感,重新拾起了我們奮進的勇氣和必勝的信心。
終于,在3個半小時汗水與霧水洗禮的漫長期待里,我們踏上了明月山的山頂。可能,大家都會一直在問,我們的先鋒官呢?在照片的影集里一直沒有看到他的身影,確切的說,應該是他們的。這是后來我才知道的。我本以為我們的先鋒官--蔡文斌是一個人爬上山的,哪知,他還帶上了他沒坐纜車的兒子,在我們往山頂攀爬的時候,他們早已在山頂等候我們多時了。
這種他們相機里的記憶,帶給了我們全體隊員一種銘心刻骨的震撼!
爬山的過程中,我一直都排在隊伍的最后,也是因為這個原因,我也欣賞到了每個隊員不同角度的風彩。在霧中,帶領我們前行的胡董,猶如一位巨人,支撐和引領著我們這個遠行的團隊。似曾相識的巨人,對了,這不是我昨日夢中的巨人嗎?此刻,巨人的肩膀和高高飄揚的中寧旗幟,那夢中的意境浮現眼前。只不過,與夢不同的是,由于領袖的召喚和自己的行動,離巨人的距離更近了一步。
由于時間的關系,加上小分隊已乘纜車下至山下集合地,我們踏上山頂不多時就下山了。雖沒有細細品味明月山上、月亮湖中迷人的景觀,但在爬山的路上已感觸了許許多多未曾有過的山間美景。
如果說,助人為樂險中藏,登峰踏頂夢如償,是本次踏春心境的話,那么,入自然共呼吸,與團隊享成長,則是此番明月山游的感受。
我欲走遍祖國的萬里山川,我更想走近中寧企業分公司所在地的點滴溫泉,讓我們一同攜手,筑就中寧更加輝煌、燦爛的明天!
中寧公司行政部